信息化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科技”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合作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收到的成效也更为明显。但,信息化的合作学习对于很多教育工作者来讲是新生的事物,在实质的工作中遇见的困难程度也较大,需要大家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子。
1、科学分组,优化组合
有“分”才有“合”。有科学的分组,才有高效的合作。我的主要做法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的组建需要以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为首要条件,各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为宜。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使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小组的组建,这种分组能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相互合作,一同承担责任,又能促进组与组之间的角逐,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如在口风琴的训练中,就能安排4~5人为1个小组,将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每一个小组当小组长,指导其他同学拓展合作学习;在创作表演的时候,可以安排4人为1个小组,如此,表演的困难程度就相对较低,成效也好。
2、培养学生好的在线合作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好的在线合作学习态度,是信息化合作学习最大的难题,关系着信息化合作学习的成败。在实质的工作中,教师假如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学生极大概掉进“互联网魅惑”的陷阱中,对合作学习的拓展导致很不利的影响。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好的在线合作学习态度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摸底”
按期从学生的生活或学习中知道学生喜欢、善于用什么信息交流工具,并尽量运用于他们的合作学习中,如此学生在合作学习交流中就能无往不利,更乐于参加合作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2.看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有时候都是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反馈,因此,培养学生肯定的合作技能是十分要紧的。而这类能力包含:认真批判地听取其他人的建议、独立考虑、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3.准时处置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任何的合作活动都可能出现问题,为防患于未然,我一般都会采取在线日历、察看表等监控学生合作活动的天天的进度,发现学生遇见困境会进行适合的指导和反馈,必要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步骤检查表解决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产生的问题。
4.尽可能降低学生借助信息工具出现的不好的行为
在实质拓展合作学习活动中,我发现有不少的学生为达到目的不择方法,其中出现最多的是“抄袭”其他人的成就和发布不文明的评价和消息等。每次发现这类状况,我一直先调查缘由,引导学生尽可能不要过分重视分数,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而非最后的作品,端正学生的态度。
3、要有科学的评价办法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十分要紧的环节,科学的评价办法可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成效,为合作学习提供动力。什么样的评价办法才科学呢?我觉得:(1)评价标准要科学、具体。(2)评价应该注意过程与结果并重。(3)评价的方法要多样。评价的语言不要过于单调、机械化。切忌千篇一律地说“好”“很好”。要讲究肯定的评价方案,做到指导与勉励相结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将个人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无处不在。(4)准时进行阶段总结性评价。(5)看重完成任务后的情感评价。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最大的动力,对合作成功的小组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奖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合作、一同进步的意义。
4、充分借助互联网讲课和互联网学习群两个平台
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视唱水平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光是在教学中反复视唱不一样的训练,并不可以实质地提升学生的视唱能力,相反学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这个时候,互联网教学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第一,我把视唱训练的教学内容录制成数个短视频,配套相应的课件上传到微博。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学习,在线学习视唱歌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后,我借助微信的视频对话功能,随时对学生进行检查,准时得到反馈,提出建议和建议。这一方法相对传统教学来讲,既杜绝了“南郭先生”的出现,同时,也将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中。最后,我打造了一个是学生的微信群。学生可以在里面发表不一样的建议,运用集体的智慧,总结学习心得,提出科学的办法。我采集了这类一手资料,写成提纲,再经过学生反复实践,提出建议,最后成为集体创造的电子教程。事实证明,互联网讲课和互联网学习群是信息化合作学习很有效的平台。
信息化合作学习是大家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尝试,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等待大家不断地去研究、改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大家应当牢牢抓住以学生进步为本这条生命线,充分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挖掘合作学习更多的内涵,发挥其积极有哪些用途。